【理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机制 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4-02-26 11:41  信息来源:微言宗教  浏览量: [ 字体:   ]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机制
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郑筱筠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深度和广度,也形塑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中华文明在漫长的五千年发展史的文化沃土中,不断创新发展,既“培土润育”中华优秀文明之“根本”,同时也以开放包容的气度和格局不断接受新文化,推动形成中华文明新形态。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也正是在中华文明历经不同历史时段的不断累积、不断淬炼、融合发展成和谐统一结构的推动力。

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是新时代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工作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发展。宗教中国化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进程,更是中华文化不断育新的润化过程,这一过程是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机制运行

的过程。在此,笔者围绕我国宗教中国化,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展开论述。


一、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与中华文化的浸润机制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是在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宗教中国化进程中融通润化形成的,或者说是在中华文化的浸润机制中形成的。笔者在《历史必然性与文化创新性——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从中国宗教历史演变的进程来看,既有道教等本土自发产生的宗教,也有佛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外来的宗教。这些外来的宗教由各种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传入中国本土,在中国落地生根。这些外来宗教传入的时间有长短,因而本土化的过程有长有短,程度亦有不同。但无论开始于何时何地,当它们不再是作为侨民文化,而是以第二代第三代第N代本土信徒为载体时,它们就已经开始了本土化过程,即开始作为一种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的其他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个过程也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因为不仅是这些宗教处于历史的演化中,中国社会也在不断地演变发展。宗教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始终处于辩证的互动中”。在这一关系的作用下,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每一波的发展都使宗教文化为整体的中国社会文化增添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积淀,同时又为下一波的宗教中国化提供了背景、土壤和经验。因此,宗教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蓄、不断浸润的过程。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中国多元宗教信仰并存的和谐格局。


二、“文化浸润”理论: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机制的理论逻辑

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华文化不断浸润宗教的过程。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表明,中华文化是在不断发展,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兼容并蓄,不断创新发展。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文化整合机制,笔者提出“文化浸润机制”,认为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不断发展深化的历史过程,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浸润宗教的过程。

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史,每个宗教产生的时间和发展的时间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相对是短暂的,因此,当不同的外来宗教进入中国之后,它就开始了与中华文化的适应过程,这可以看作是中华文化不断浸润宗教的过程。从浸润的机制理论分析,反观西方的理论学界,西方的文化人类学中有个概念叫“文化涵化”,指文化输入到某国或者某地时跟当地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反抗、适应、接受三种形式。西方学者的文化背景跟中华传统文化不一样,因此,虽然文化涵化的理论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但是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简单把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中国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理解为简单地进行文化涵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浸润机制对不同的文化系统有影响、吸纳,也有狂风暴雨式文化对冲,但更多的是 “润物细无声”的润物育新过程。狂风暴雨的文化传播会容易摧枯拉朽,带来灾害;而润物细无声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例子已经表明,中华文化一直以“和”的价值理念来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外来宗教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中逐渐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宗教和谐格局的组成部分。以伊斯兰教为例,自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唐朝的“恩惠扶和”,宋朝的“怀柔羁和”,元朝的“恩威相济”,明代的“转相化导”,清朝的“齐其政而不易其俗”等政策,都是以“和合”的价值理念来对待宗教。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也一样,都是在中华文化和谐共生的运行机制中逐渐落地生根,形成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模式。

可以说中国宗教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表明了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是系统工程,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也是文化创新的浸润过程,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新思想新方法,尤其是探索守正创新、固本强基的文化创新力,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在当代我们就更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结合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展开活动,进一步守正创新、总结经验、多措并举夯实基层的实践,加强基层的社会治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推动宗教文化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度融合。


三、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机制的实践逻辑


(一)化导与固本培元、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机制的实践逻辑

礼润人心,法安天下。历史经验表明,古代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机制的一个实践路径是化导,教化引导,既有以政令法治社会,又有以充分彰显和谐理念的礼乐制度教化民心。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表明,中华文明不是排他性的,而是在“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以礼相待”中“求同存异”“美美与共”的开放包容体系。“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中国传统社会礼乐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构建是在以礼为内在核心价值,构建起有序、和谐的社会。以礼乐制度来教化人心,调节人民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规范人们日常的道德生活,发挥礼的教化功能,构建社会秩序的合法性。其强调的是礼治、德治和法治并重。正是在“以礼相待”的相互尊重的态度和交往方式中,不同文化形态能在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中华文明基础上,相互包容,不断吸收借鉴优秀营养,不断获得新的生长动力,进而融合形成更高层次的新文化。

例如,佛教自传入中国开始即注重吸收和融合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主的中国固有传统文化,不断对自身作出调整以更加适应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契理契机,以方便法门施教,化导众生。如《贤愚经》卷6载“王有慈悲,愍念一切,养育民物,犹如慈父,化导以善,民从其度,风时雨顺,四气和适,其国丰乐,群生蒙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第391页)《佛说十地经》卷3“住此多作释天帝,化导无量诸有情;令舍贪心住善道,一切专求佛功德。”(《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0册,第547页) “化导众生”,在这些经典中,均有以“化导”教化引导众生之意,从而得到中国文人士大夫,乃至广大社会民众的欢迎而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流行,最终因自身的鲜明中国特色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中,同样表现出不断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相协调、相融合的鲜明特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明清之际积极开展“以儒诠经”,强调“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初无二理”,沟通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构建起颇具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思想体系;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在基督宗教神学思想方面,明清时期出现“佛老释耶”文化对话,并以儒家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诠释和传播天主教义,得到传播发展。

深深扎根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之中,固本培元,转相化导,不断使外来文化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相协调、相融合,从而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机制的鲜明特点。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机制的实践逻辑

“润”是一个浸润、渐进的过程,在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中,中华优秀文化不断浸润宗教,不断润化宗教,一“润”一“化”相互呼应,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润化育新机制不断创新发展。

新时代中华文化浸润机制作用于宗教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浸润过程,但更是一个不断育新的润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转化-深化-内化三个阶段。

首先是转化,是在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本,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优秀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伦理思想,因此,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要深入挖掘中国宗教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优秀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其次是深化,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中华文化经过浸润之后形成融和机制作用于宗教,达到“通”的效果和目标,例如“近年来,浙江湖州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和宗教工作法治化方向,围绕建筑、环境、活动和理念‘四个生态化’,首创制定《生态寺院建设规范》地方标准,以‘三个坚持’创新开展生态寺院建设,为我国宗教中国化提供了鲜活案例”;(《中国统一战线杂志》,2021年11月)

最终是内化,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融通”的基础上,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最终达到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的“润化”的效果和目标。

总之,新时代中华文化浸润机制作用于宗教中国化的过程,应该说从转化到深化再到内化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紧密联系,相互融通润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中华优秀文化不断育新向上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多元通和模式,不断构建中国各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综上所述,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

结合,遵循宗教工作规律,发挥和运用好中华文化浸润机制,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加强“导”的体系建设,顺应“和”的规律,发挥“润”的作用,形成“化”的效果和目标,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智库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